为什么轴承润滑至关重要?

轴承运行时,滚动体与内、外圈的金属接触会产生摩擦——若缺乏润滑,摩擦系数会高达0.1~0.3,导致温度骤升、磨损加剧;而良好的润滑能形成油膜,将摩擦系数降至0.001~0.005,同时实现三大核心作用:

行业数据:超过50%的轴承早期失效,根源是润滑不当(如油脂过量、选型错误、维护不及时)。

核心润滑方式:油脂vs油液

油脂润滑

适用于 低速、中温、粉尘多 场景(如矿山机械、电机轴承)

密封好
维护周期长
无需复杂系统

填充量:轴承内部空间的1/3~1/2(过量易导致温升)。

油液润滑

适用于 高速、高温、重载 场景(如机床主轴、汽轮发电机)

散热好
摩擦系数低
可循环清洁

常见方式:浸油润滑、飞溅润滑、压力循环润滑。

润滑剂选型:3个关键维度

选型维度 核心要求 示例
温度范围 高温选耐氧化型,低温选低粘度型 高温轴承(>120℃)用合成润滑脂
运行转速 高转速选低粘度,低转速重载选高粘度 机床主轴(高转速)用低粘度润滑油
环境条件 潮湿/腐蚀环境选抗锈型,粉尘多环境选密封型 食品机械用食品级润滑剂,风电轴承用抗风沙型

常见润滑问题及解决

注意:不同类型润滑剂不可混合(如矿物油与合成油),易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润滑失效。

  • 问题1:轴承温度异常升高

    原因:润滑剂过多/过少、选型错误、杂质污染
    解决:调整用量、更换适配润滑剂、清洁轴承后重新润滑

  • 问题2:运行有异常噪音

    原因:润滑不足、润滑剂老化、异物侵入
    解决:补充润滑剂、更换新润滑剂、检查密封系统

  • 问题3:润滑剂泄漏

    原因:密封件损坏、填充过量、温度过高导致润滑剂变稀
    解决:更换密封件、调整填充量、换耐高温型润滑剂

维护检查周期建议

日常检查

频率:每日/开机前

内容:查温度、听噪音、看泄漏

定期维护

频率:每周/每月

内容:补润滑剂、查润滑剂状态

全面保养

频率:3~12个月

内容:换润滑剂、查磨损、换密封件

总结

轴承润滑不是“简单加油”,而是结合工况的系统性工程——选对润滑方式、用对润滑剂、做好定期维护,才能让轴承寿命延长50%以上,同时降低设备故障率与维护成本。建议企业建立“润滑管理台账”,记录润滑剂型号、更换时间、检查结果,实现全周期可追溯。